名人祖墓故居風水(南宋丞相鄭僑)
圖一:來龍、結穴圖解
圖二:過脈入首圖
圖三:結穴圖
圖四:穴后有此缺陷,敢扦點此穴可為名師也!鄭氏亦真明眼也!
圖五:側面看龍穴,穴星猶如龜頭甚為奇特。
圖六:不同角度看穴星
圖七:朝山、兩道案山
圖八:左邊護山
圖九:右邊護山
圖十:近看朝山、案山
圖十一:王君植大師于2012年7月在福建仙游萊溪村南宋鄭丞相家鄉(xiāng)龜嶺考察風水。
圖十二:鄭僑家鄉(xiāng)山水衛(wèi)星圖
鄭僑字惠叔,號回溪,今福建莆田仙游縣象溪鄉(xiāng)萊溪村人,鄭樵之侄。乾道五年殿試狀元,官至參知政事,知樞密院事,贈太師,封郇國公。
乾道五年,鄭僑以進士第一獲授鎮(zhèn)南軍節(jié)度判官。當?shù)佤[饑荒,他輔佐郡守,制定十幾條救荒措施,及時救助災民,后來被定為法令。乾道八年任校書郎,向孝宗奏請免除江右(今江西)地區(qū)稅外明會米十萬斛。后轉著作佐郎兼吏部司封。
淳熙八年,提舉江南西路常平。時淮、浙一帶發(fā)生饑荒,鄭僑向朝廷請求調(diào)撥4萬石大米救濟災民。制定生產(chǎn)自救措施,清除積弊,整頓鹽稅,發(fā)動民眾修建長達500多里的水渠。僅一年,災區(qū)生產(chǎn)得到恢復,改歷年財政虧空數(shù)10萬緡為增收390萬緡。
淳熙十四年,任起居舍人,兼代理給事中,他正直敢言,不避權貴,婉容陳氏恃寵請求孝宗下詔給他父親升官,鄭僑奏請孝宗不要批準;殿前指揮使郭棣殖貨徇私,結黨營私,鄭僑上疏予以揭露。孝宗以之為忠義之臣,遷中書舍人。
淳熙十五年,鄭僑出使金國,金人故意刁難,他堅持民族氣節(jié),不辱使命,受到全國上下的贊揚;貒鴷r,受到光宗的嘉獎。遷權吏部尚書兼侍讀。向光宗進“進德”、“問學”、“親君子、遠小人、廣言路、修政重”以及“愛民節(jié)用”等諫章,多為光宗所采納。久之,要求外任,紹熙三年,以顯謨閣學士知建寧府,移知福州,改知建康府,不久,進龍圖閣學士。
慶元元年,寧宗即位,召鄭僑回京任吏部尚書,拜同知樞密院事,翌年拜參知政事。任職其間,“不市恩、不干譽、不立黨與、不私好惡”,以“清靜和平”為政。慶元三年進知樞密院事。“選將、練兵、討論軍實,謹防邊備,操執(zhí)綱紀法度,以抑僥幸。”因疾病纏身,鄭僑一再請求辭官,以資政殿大學士復知福州。臨行時,奏請寧宗“平國論而無偏聽,嚴邊防而無輕信。”后移知建康府,辭不就任,以原官提舉洞霄宮,告假還鄉(xiāng),一再上疏告老,于是以觀文殿學士致仕。
嘉泰二年卒,終年70歲,贈太師,謚忠惠。
鄭僑在縣學讀書,縣學汪教諭對他愛護有加,認為此子聰明博學,將來必成大器,常常夸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學生。汪教諭有一獨生女兒,正值芳齡,尚未婚配。夫人對教諭講:“既然你如此看重鄭僑,不如把女兒貞娘許配與他。”汪教諭早有此意,就托人為媒說合。對于這門親事,鄭僑家里也同意,不過最后還是依了鄭僑,等“大登科之后再小登科”,意即等鄭僑功成名就之后再談婚論嫁。鄭僑中了舉人,入京應試,果然文章蓋世,被皇帝欽點為狀元;实垡娦驴茽钤琶搽p全,特別看重,欲馬上委以重任。鄭僑請求先返鄉(xiāng)拜祖,再為皇家效力,皇帝當即準奏,且說新科狀元衣錦返鄉(xiāng),何等榮耀,千里迢迢歸來,一路鳴鑼開道,好不得意。數(shù)日后,在大隊人馬進入仙游縣境之時,卻碰到一架裝棺材的靈車。由于官道窄,靈車塞在路口,大隊人馬根本無法通行。衙役轎夫見狀,大聲吆喝,大喊晦氣,要靈車趕快讓道。轎內(nèi)的鄭僑聽見后趕快下轎,微笑著說:“出門遇棺材,升官又發(fā)財。這是好兆頭,好兆頭!”即使鄭僑這般友好,這喪家家屬也躲避著不露面。原來,躺在棺材里的不是別人,正是汪教諭,因為種種變故,汪夫人與貞娘小姐雖然知道是鄭僑得中狀元回鄉(xiāng),但就是不愿與鄭僑見面。汪教諭為官清廉,奉銀微薄,卻不時資助貧困學子,現(xiàn)忽然病故,家無余資,無力安葬,夫人與貞娘小姐便變賣衣物,勉強下葬,不想竟路遇新科狀元鄭僑。不過,盡管汪夫人與貞娘小姐左躲右避,最后還是讓鄭僑認了出來。他趕快上前拜過師母與小姐。得知恩師已逝,他更是悲痛萬分,立即在路邊設祭,祭奠恩師。安排妥當后,鄭僑先趕回大洋龜嶺祖家地,拜祭了祖先,隨后,便主持操辦恩師的葬禮。忌日一過,他又馬上派人向師妹求婚,因應當時婚配之約?墒秦懩镄〗悴淮饝,自覺如今門不當,戶不對,不敢高攀。鄭僑聽說貞娘推辭,就親自上門求婚,聲言非貞娘不娶。貞娘母子受鄭僑誠懇深情所動,終于答應了親事。隨后,鄭家下了聘禮,在龜嶺祖居擇日為鄭僑、貞娘完婚。后來,鄭僑接岳母同住,頤養(yǎng)天年。由于鄭僑為官清正廉明,關心民苦,先后受到三代皇帝的寵信,后來還登堂拜相,貞娘則被封為一品夫人。這真是:新科狀元有情義,貧寒女子福滔滔。
- ·上一篇文章:學習看風水、墳墓風水學習資料
- ·下一篇文章:名人風水寶地、南宋丞相鄭僑祠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