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大河山環(huán)水抱必有氣--金城玉帶必結(jié)都市
歷觀古都和近代大城市的選址也證實了山環(huán)水抱必有氣--金城玉帶必結(jié)都市的論斷。當我們翻開地圖看看便知,凡有大江大河的彎環(huán)處、龍氣十足之地,大關(guān)大鎖之地必成就大都市,且往往作為首都或大商業(yè)中心,如我們的首都北京、南京、廣州、重慶、武漢、西安、上海,世界經(jīng)濟中心的香港等。
北京風(fēng)水形勢甲于天下
北京地處華北平原,西北是蒙古高原,東北是松遼平原,西北是燕山山脈,西南是太行山脈,南面是華北平原,東面是渤海灣。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環(huán)抱渤海灣,朝鮮半島再次大鎖,成為拱衛(wèi)北京的屏障,北京北靠龍脈山險,系三大干龍之一北龍,龍自天降一路踴躍奔騰而來,高大有力有王者氣勢,突然脫卸進入平原,南可控平原形勢,北京地處北京小平原,四周為龍脈環(huán)抱,綜觀北京地形,依山面海,腹地遼闊,形勢雄偉,其風(fēng)水格局受到歷代先哲的重視,蒙古貴族巴圖魯曾勸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,他對忽必烈說:“幽燕之地,龍蟠虎踞,形勢雄偉,南控江淮,北連朔漠,大王果欲經(jīng)營天下,駐蹕之所,非燕不可。”大臣劉秉忠也主張定都北京,忽必烈接受了他們的意見,于1264年定都北京。
在明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,先圣們對北京的風(fēng)水形勢作了一番論證,《明實錄•太宗實錄》記載群臣上疏:“伏惟北京,圣上龍興之地,北枕居庸,西峙太行,東連山海,南俯中原,沃野千里,山川形勢,足以控四夷,制天下,誠帝王萬世之都也。”
風(fēng)水宗師楊公認為:“燕山最高,象天市,蓋北干之正結(jié),其龍發(fā)昆侖之中脈,綿亙數(shù)千里以地理之法論之,其龍勢之長,垣局之美,干龍大盡,山水大會最合法度。”
一代文圣人朱熹也認為:“冀都(北京)是大風(fēng)水格局,龍脈從云中發(fā)來,前面黃河環(huán)繞,泰山聳左為龍,華山聳右為虎,嵩山為前案,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,江南五嶺為第三重案,故古今建都之地,皆莫過于冀都。”
都城風(fēng)水選址必須符合大環(huán)境,一:要求地勢開闊,名堂寬廣,古人云:陰來一線,陽來一片。二:都城選址要在“龍脈”集結(jié)處,來脈要遠,是干龍正結(jié)。三:水的彎曲,要山水大會。四:要局勢無缺,垣局之美方可。
在風(fēng)水里山為陰,水為陽,都城形勢要山停水聚,半陰半陽,方成太極,在中國歷史上幾大古都均建在“龍脈”集結(jié)地干龍所在,如古城西安、河南洛陽、南京、杭州等,但風(fēng)水均不如北京形勢。都城選址原則與一般的陽宅選址理論基本是相同的,只是大小不同而已
重慶城市風(fēng)水格局
重慶水的上門戶朝天門,就位于重慶半島東北尖角處,三面環(huán)水,一面靠山。重慶最大風(fēng)水格局就是長江、嘉陵江兩水相匯,中出龍脈,其山水格局少有,為兩水送龍壁壘三面,龍脈地勢中高,氣勢雄偉。地扼黃金水道要沖,為重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。重慶的繁榮昌盛,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兩水相交,古人云兩水相交必有氣。人們追求“背山、面水、向陽”的自然方位,追求依山傍水。重慶主城龍脈就好像是城市的骨架,是靠山,兩江環(huán)繞,然后東去。在今天重慶許多市民將這條處于主城核心區(qū)的山脈稱為“龍脈”,呼吁嚴加保護。在規(guī)劃部門的文件中,這條山脈被稱為“中央天際線”,市政府綠地行動方案中,稱之為“中央龍脊”,更多市民則稱之為“龍脈”。三種稱呼,都表達了重慶人民對這座山脈的尊敬和崇拜。“讓自然自然地存在”,現(xiàn)今的這種地理環(huán)保理念,其實與古人“天人合一”的觀念是不謀而合的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生長的需要。其實風(fēng)水理論就是人類更好的和諧地生活在共同家園。
天津城市風(fēng)水格局
說到皇帝天子,天津人都知道這跟明朝的明成祖朱棣有關(guān),皇帝不就是天子嗎?并且,“天津”的名字正是朱棣給起的。朱棣稱帝后,來到三岔口沽河邊?粗矍暗闹惫了憰尺_,舟楫林立,商賈萃集,實在是祥瑞之兆,為了紀念這樁一舉成龍的盛事,于是為直沽賜名“天津”,意思是這是“天子的渡口”。
談到天津的城市風(fēng)水格局,在這里要先講天津的龍脈和水,天津的河流有“五龍朝賀,一手擎天”美譽,天津的龍脈同樣也暗合“五龍鎖薊北,盤龍拱神京”。在這里“五”與天津密不可分,也許這就是天命吧。在華北平原上有數(shù)百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,在這個叢多水網(wǎng)中,有數(shù)條大河格外突出,那就是北運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,這幾條大干流將各條支脈水流匯總后,共同流向一個方向——天津三岔口。五條大河滾滾而來,就像五條長龍,在天津老城一帶拱首會聚,構(gòu)成了一個巨大的手掌,海河是長長的手臂,五河是五根手指。五河匯入掌心,而位于三岔口的老城區(qū)恰似一顆耀眼的掌上明珠。北京位于天津西北,為八卦方位中的乾位,乾為天、為君、為父,天津建城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保衛(wèi)北京。
天津的山脈,天津的東有五臺山其實也就是盤山,它坐落在天津薊縣城西,西距北京90公里,處于京、津、唐、承四角交匯地帶。盤山古時候也叫盤龍山、四正山、無終山,因為緊鄰北京東郊,素有“京東第一山”之稱。盤山有五峰,也叫五臺。盤山還是燕山山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是太行山龍脈的延續(xù)。它們在昌平關(guān)溝交會,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大圍屏,向東南展開 ,這就是北京城所在的北京灣平原。燕山山脈層巒疊嶂,自西向東直抵渤海之濱的山海關(guān),這條巨龍盤桓于京東津北,結(jié)成寶穴,日久氣盛,形成天津最早的聚落。盤山在古時候又名盤龍山,便是因為它蜿蜒盤旋,“形無定向勢如龍”而得名的。乾隆游歷盤山時曾御書:“連太行,拱神京,放碣石,距滄溟,走薊野,枕長城,蓋薊州之天作,俯臨重壑,如眾星拱北而莫敢與爭者也。”